抗菌药物,中国人习惯叫“消炎药”,作为家庭的最常备药,人们只要有点儿头疼脑热,都会习惯性地吃上几片。事实上,抗菌药物是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而医学意义上的炎症是指各种因素导致机体的一种防护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消炎痛、芬必得、 扶他林、消炎镇痛药等。所以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只有在有细菌感染时才能使用抗菌药物。
1.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哪些?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头孢呋辛酯(伏乐新)、头孢克洛(希刻劳);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希舒美)、克拉霉素;喹诺酮类(沙星类):左氧氟沙星(利复星)、莫西沙星(拜复乐);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
2.感冒了需要用抗菌药物吗?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等都属于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性感冒有自愈性,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多喝水、注意休息、服用缓解症状的感冒药物。
3.是不是输液抗炎比口服效果好?多数老百姓认为输液比口服好。输液确实起效快,但副作用多且风险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在所有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输液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56%,在严重不良反应中,静脉输液药物占到了73%。可以说,输液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一旦有不良反应,输液带来的后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严重,因为口服药如果有不良反应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药物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都能给急救赢得一定的时间。
常输液还会降低免疫力,输液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
4.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越多,效果越好吗?不是,只有在严重感染,多部位感染和混合感染时,才考虑联合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能用一种时不用两种。
5.抗菌药物应该用多长时间?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果使用某种抗菌药物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疗程是否足够。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需的周期,不要频繁更换药品。因为用药起效需要一个过程,频繁换药,反而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
6.价格贵的抗菌药物一定比便宜的好吗?每种抗菌药物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因病、因人、因致病菌选择,坚持个体化,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没有道理。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有时候,老药比新药“物美价廉”:药效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明确;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红霉素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物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7.服用抗菌药时,可以饮酒吗?使用抗菌药期间饮酒,有时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 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可引发双硫仑样反应最常见的抗菌药是头孢菌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