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专家:任黎,昆明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从事耳鼻喉科工作28年。
初冬的昆明干燥、温差大,空气湿度比较低,人体抵抗力弱,呼吸道易受感染。鼻炎、上呼吸道被传染、支气管炎、肺炎等都是冬季多发症。昆明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介绍,该科最近接收的患者比平时增加约三成。对此,该科主任任黎提醒,气温变化较大时,市民应特别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
老人小孩易发呼吸道疾病
近日,昆明初冬干燥的冷空气对人们健康造成的影响逐渐凸显。近日,记者走访昆明同仁医院发现,呼吸道感染患者数量比平时增三成。其中,各类鼻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患者增多,一些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像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等复发率也有所增加。
“老年人和儿童是呼吸道疾病发病的高发人群。”任黎介绍,冬季空气湿度远低于夏天,在这种干燥的环境中,粉尘含量高,细菌的活性虽有所降低,但致病的病毒活性却大大增强,病菌极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加上冬季风力较大,随着冷风的吹动,空气中致病菌容易经人的呼吸道吸入到鼻腔,产生鼻炎等疾病。同时气候干燥的环境可使呼吸道血管收缩,黏膜纤毛运动减缓,防御功能减低。病菌容易附着于气道黏膜而致病,刺激喉部引发咳嗽。此外,冬季昼夜温差大,儿童及老人、或原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容易出现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加之这个季节空气中的过敏物质骤增,吸入身体后,有气道高反应的人可诱发过敏。
对症比抗炎治疗更有效
“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大都寄生在人体鼻咽部的黏膜上,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便可发病。”任黎说,早期症状可有发热、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细菌和病毒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的飞沫散布在空气里,也可以通过手接触等感染。因此,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易于经空气传播。市民若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对症治疗处理,防止感染进展。但不可任意买抗菌药物消炎,建议单纯对症下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室外空气湿度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使用加湿器。任黎提醒,并非所有加湿器都有益健康。因为加湿器产生的白雾是由水中矿物质随水雾喷出而产生的。这些含有矿物质的白雾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会吸附空气中粉尘、细菌、病毒及装修等残留有毒污染物。特别是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空气中微小的颗粒较多,被白雾吸附后易对鼻粘膜、气管产生刺激,引发多种呼吸道系统疾病。
市民在冬季要依据个人情况进行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进行耐寒训练,如慢跑、骑脚踏车、登高等,有利于提高肌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常言道“春捂秋冻”,也要因人而异,一些青壮年体质较好者可适当进行,提高耐寒能力,但是老人和儿童最不宜冻。尤其是对于有呼吸道病史的人,保暖是很重要的,以防寒冷引发或加重原有疾病。
注意生活细节可防病
应该怎样预防冬季呼吸道疾病呢?任黎提醒市民:
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颈部、手、足等部位。及时增减衣物,外出时备一件外套,便于随时使用。天气寒冷及风大时,或早晚及时佩戴口罩,既可保暖又可防止病菌吸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经常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流动,减少细菌、病毒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的密度。
勤喝水、多喝水。少量多次饮水可保持鼻黏膜湿润,增强抵抗力。不要吸烟及饮酒,少食辛辣厚味食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保证饮食均衡,以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瘦肉、牛奶、禽蛋类、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不要暴饮暴食。有过敏史的人要避免摄入已明确致敏的食物。
生活要有规律。疲劳过度,必然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体力恢复,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废物,吐痰或擦鼻涕使用过的手纸应扔到垃圾桶内。
及时接种疫苗。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以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