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请假不方便
上班族家长要带娃
去做儿保怎么办?
……
别担心,即日起
昆明同仁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周天也可以做儿保啦!
致力于为各位宝爸宝妈们提供
专业、细致、个体化的指导
帮您解决养娃路上的难题
共同呵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具体预约步骤)
辅食喂养常见误区
辅食作为宝宝通向”美食大世界“的桥梁,在宝宝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正确添加宝宝辅食却众说纷纭,辅食加盐后会更香?稀粥、米汁更好吸收?……为了让宝宝健康茁壮成长,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辅食喂养的常见误区,快来一起“避坑”
误区一:辅食加盐后会更香
有些宝妈认为在辅食里加盐可以提升口感,让宝宝们吃得更香。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在宝宝1岁以内的辅食,不需要加盐和任何调味品。
如果担心辅食味道不好,可以选择一些天然有味道的食材,比如甜味的南瓜、红薯、玉米或咸味的鳕鱼、虾等食物,做辅食的时候搭配一下,同样可以做出有滋有味、宝宝爱吃的辅食。
误区二:宝宝没出牙,只能喂糊状食物
很多宝妈由于担心宝宝被食物呛着、噎着,添加辅食容易进入过细过软的误区。其实宝宝的辅食粗细应随年龄变化,而不是以是否长牙为依据。
·4月龄—6月龄的宝宝可以尝试吃泥糊状食物,训练口腔协调动作及吞咽能力;
·7月龄—9月龄的宝宝可以吃碎末状、细颗粒状食物,如粥、面条、面片、肉末、碎菜等,帮助宝宝学习咀嚼,同时可以摩擦牙龈促进长牙;
·10 个月开始要吃粗颗粒状食物,如水果条、馒头片、小馄饨、小饺子等,逐渐向成人饮食过渡。
吃得过细过软会影响宝宝的牙齿萌出,继而影响牙齿的咬合功能,还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消化功能发育及语言能力的发育。
误区三:稀粥、米汁等食物更适合宝宝
很多长辈热衷在辅食中给宝宝喝稀粥、米汁等食物,认为这些食物更好吸收。但实际上,稀粥、米汁等食物营养密度低,宝宝能从中获得的营养和能量很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好的辅食应该满足以下特征:
·含有高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铁);
·容易进食、好消化的食物;
·不含有骨头和坚硬的小块;
·不辣、不咸,口味清淡的食物,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
对于辅食添加,家长朋友们要牢记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每添加一种新的辅食需要观察3天,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