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主题是“爱肝护肝,享受健康”。
对于肝炎来说,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恐惧多过了解,尤其对于更为常见的“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来说,更是闻之色变。
到底如何科学防治肝炎?如何走出肝炎防治的常见误区?同仁小精灵就一些常见问题来为大家解答。
肝炎的种类
在我们国家肝炎主要为病毒性肝炎,还有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脂肪肝炎,酒精性肝炎等。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常见的传播途径
甲肝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说,甲肝是“吃”进去的。
乙肝、丙肝是血源传染性疾病,以输注血液、血制品及静脉吸毒为主要传播渠道,也可以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密切生活传播。
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主要依靠注射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使之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有较好的防预乙型肝炎的能力,但需要维持一定的抗体滴度;故需要定期检测抗体的水平。昆明同仁医院可为您提供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滴度及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疫苗。
丙肝在目前已知的病毒性肝炎中,属于无法用注射疫苗来预防的,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杜绝非法采、供血,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也可有效预防丙肝。
感染乙肝或丙肝要注意什么?
乙型、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乙肝的各种新疗法仍处探索阶段,目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包括口服核苷类药物以及干扰素的治疗。合理使用这两大类药物,尽管难于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但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的发生及减慢肝硬化的进程,减少肝癌的发生。
如果您不幸感染了乙型或丙型肝炎,那么您需要禁酒,避免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以免双重或多重作用加重肝病及发生肝硬化或肝癌。定期复查肝功、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肝脏彩超、乙肝丙肝DNA,及早的发现肝硬化及肝癌,以便及早的治疗。
昆明同仁医院提醒您:正确用药,保肝护肝!
药物性肝病在我国比较常见,发生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及非酒精性)。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50%,暴发性肝衰竭的15%-30%。但由于没有进行相应的肝脏生化学检测,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延误病情,需要高度重视。
很多种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如抗肿瘤的化疗药、抗结核药、抗甲亢药、解热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降脂药、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药等。最近研究显示很多中药都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 32.6%,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一些“保健品”及减肥药也经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需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