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发病率高达60%
据昆明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倪海燕介绍,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倪海燕强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凸显,我们对该问题要予以重视。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口2780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在当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对维护正常听觉的要求越来越高,预防耳聋和听力减退已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
保护听力“习惯”什么?
1、避免噪声刺激,不听打击乐器,听耳机、看电视要放轻松点的音乐;
2、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症、骨关节病和内分泌疾病;
3、慎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甙类的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易致内耳中毒的药物;
4、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多吃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E的食物;
5、戒烟戒酒等不良嗜好,保持情绪平和;
6、坚持锻炼身体,每天应做一些耳、眼器官的保健操;
7、发现听力有些减退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神经营养药和血管扩张药。
请警惕这些耳聋预兆
1、习惯性将头转向讲话者一侧,同时身体向前倾,为了能够听清楚别人的讲话;
2、由于患有耳聋,所以经常听错别人所说的话;
3、听得见声音,但是却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是什么;
4、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刚刚说过的话,还不时发出啊啊的声音,易引起别人的误会;
5、经常将电视音量开得过大,但却总是将旁人吵得心情郁闷。
四种情况可导致耳聋
1、长期接触噪音。专家表示,长期接触噪音易致听力下降,而听力下降也是耳聋的一种表现。
2、饮食习惯的影响。据相关调查显示,多吃素食,冠心病发病率低,老年人的听力多保持较好。而以肉食为主,血胆固醇较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高,老年人听力就差。此外,老年性耳聋中70%患有动脉性粥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相关。
3、遗传因素。
4、缺乏锌元素。锌是人体必需的14中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元素”,耳蜗内锌的含量高于其他器官。据调查显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偏低,影响到耳蜗的功能,进而导致听力减退,老年性耳聋的病人,血清中的锌浓度偏低者占三分之一。
老年性耳聋如何防治呢?
1、尽量防止噪音。力求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不随便挖耳朵。防止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并有效地扩张微血管,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有效防止听力减退,不宜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不可暴饮暴食。
4、戒除烟酒。以免尼古丁、乙醇成分对内耳的损害;
5、劳逸结合。适当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防止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适当控制自己的感情。
6、经常参与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如郊游、散步、打太极拳和气功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器官的血液供应,改善内耳器官的代谢。
7、按摩外耳及鼓膜。经常用手按摩耳廓或用手指不停地挤压耳屏并轻轻地用掌心想内耳挤压和放松,可以对鼓膜起到按摩作用。
8、遇到巨响,燃放鞭炮时用手捂耳,保护鼓膜。
9、尽可能防止使用对内耳听觉器官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奎宁等。
保护听力如何吃呢?
1、忌用食物:肥肉、动物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墨鱼、鳗鱼、骨髓、蛋黄、蟹黄、猪油、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
2、宜用食物:鱼肉、肌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新鲜蔬菜、瓜果则为低脂饮食,比较适合中老年人。此外,多吃些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对于延缓听力减退是很有帮助的。
周刊粉丝不辞辛劳为健康“加油”!
健康周刊健康大讲堂开讲至今,已先后为读者朋友们奉上了内容丰富和权威及时的健康大餐,这里已成为很多朋友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的健康加油站,健康周刊也将继续紧跟热点和焦点,继续为读者朋友们呈上丰盛的健康大餐。
作为《健康周刊》的铁杆粉丝,家住北市区的张奶奶头天晚上便查好了公交路线,由于需要转两次公交车,张奶奶第二天一大早便出了门,直奔大讲堂会场。“我这几天都在听讲座,健康大讲堂的讲座我每一期都会来听,对我们老年人来说非常有益处,所以不管有多远我都会赶过来。”张奶奶虽然身体还很硬朗,但这次讲座的内容对听力有问题的张奶奶来说显得很有必要。“健康周刊的每一期我都会拿着认真研究,上周关于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讲座我也仔细阅读过了。”张奶奶指着《健康周刊》上一期的健康大讲堂的报道对记者说。
在讲座结束后,一位60岁上下的奶奶蹒跚走进会场,连声向倪医生道抱歉,同仁医院的工作人员连忙招呼她坐下休息,后来得知,原来马奶奶一直都在关注健康周刊的健康大讲堂,这一次由于在来的路上转车加堵车以致错过了讲座,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针对自己听力的情况,倪医生为其做了详细的解答,最后,马奶奶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