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冬,昆明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手术室,由陈智豫院长亲自主刀的团队,为一名8岁的男孩修复了有先天缺陷的心脏。
正常成人的心脏,主动脉连接左心室,肺动脉连接右心室,而患儿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连接在右心室,且室间隔缺损在肺动脉瓣下,此类手术心内畸形极为复杂,只有通过大动脉调转术矫治,目前我省能独立开展的医院寥寥;另外,术后极有可能出现“严重低心排综合征”、“Ⅲ°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但若不行手术治疗,患者生长发育会受到极大影响,最终将心衰死亡。
经过心脏外科和麻醉科、ICU、超声影像等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多次讨论,考虑患者病情虽然非常严重,但仍有手术矫治的希望;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和征得家属同意之后,决定行手术治疗;由陈智豫院长亲自主刀经7个多小时的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大动脉调转(Switch手术)、冠状动脉移植、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取得成功。目前随访恢复良好。
昆明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成立两年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做着类似的“生死抉择”。该科室副主任高瞻说,当对患者施行手术风险极大,有的医院考虑到实际收益和风险不成比例,可能会放弃救治。同仁医院却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收治了不少这样的病人,比如在5月份,曾对罕见“内脏全反位”幼童施行手术,业界认为这台手术几乎代表了我省心外科技术力量的最高水平。
“只要有手术矫治的希望,而延误时机可能会引发救治机会的丧失,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医院就会竭尽全力,把生的希望还给病人。”
这样做的底气,不仅因为同仁心血管团队的医德仁心,更有专业实力作有力保障。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该科室成为昆明同仁医院重点学科之一,专家技术和设施配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一个定位
打造专业心血管医院
心血管外科的领头人陈智豫,是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务院及云南省政府津贴获得者,还获得过“中国第三届医师奖”、“昆明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其履历中有多个省内心外科手术的“第一”(如:第一例无支架生物瓣置换,第一例自主完成的心脏移植,第一例主动脉弓置换及降主动脉支架,第一例新生儿先心病心脏手术、第一例大动脉转位调转switch手术等)。
陈智豫于2010年8月医院开业时正式加盟昆明市同仁医院,如今是该医院院长并兼任心外科主任,亲手打造了一支省内综合实力领先的心外科医护团队,要求所有成员都需有较强的技术基础。该科的麻醉师由原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小儿组副主任医师常永男担任,体外循环师李福凝也是业界知名专家,是现在昆明很多做体外循环操作医师的指导老师。同时,护理团队由拥有20年心外科、重症专科护理和管理经验的张春燕带队,“专科团队中的护士,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医生应当是一样的,是护士中的专家。”
据统计,昆明同仁医院在开业两年多的时间里平均每年完成200余例心脏手术,在全省三甲医院中排名靠前。这些手术包括了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及心脏肿瘤疾病等,其中年龄最大的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最小的只有40天大的婴儿。
目前昆明同仁医院心外科团队可开展包括心脏移植在内几乎所有心外科手术;医院配置了目前省内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全进口主动脉球曩反博、血液回收机、床旁透析机、省内唯一的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此外,昆明同仁医院心外科与国内各大心脏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不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和手术交流,同时还邀请原昆明市延安医院院长、心胸外科主任、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陈圣邦教授担任顾问,
昆明同仁医院院长陈智豫表示:“现在昆明同仁心血管外科的发展比我预想中的还好,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护理、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心脏中心。”
两短一低
缩短等待、住院时间,降低费用
2010年9月2日,心外科在医院开诊一个月后,在检验科、影像科、功能科、麻醉科、手术室、ICU、采购部等科室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完成了第一例体外循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住院手术仅花费2.1万元,费用目前在云南省乃至全国同类手术中处于较低水平。低廉的住院手术费用将使更多心脏病患者有了健康的希望。此外,将患者的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一直是昆明同仁医院默默践行的行医准则。
陈智豫院长认为,不管在哪里,患者都在寻求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只有同仁医院在人才技术、服务、设备都达到了老百姓的期望条件,才能最终获得社会的认可。
“我们心外科今后力争做到‘两短一低’。‘两短”是病人等候手术时间短、病人住院时间要缩短。“一低”是手术费用要逐步降低。
如何做到这一点?陈智豫说,医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贯彻和坚持按照国家公布的收费标准来进行收费;
第二,新建医院的环境较好,空气污染较小,良好的环境利于术后恢复。另外,通过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也实现了减低患者医疗费用的目的;
第三,从流程上进行了简化和优化,看病的时间和金钱都被节省了。
三重爱心
不放弃病人、不哄抬费用、不收受钱物
也许是20多年来一直在“命悬一线”的手术台奋战,陈智豫对生命有着格外的珍视。他常常告诫年轻医生,“很多时候,死活就在医生的一念之间。只要患者一息尚存,只要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应该有丝毫的动摇或是放弃之念。”无论手术多困难,其带领的诊治团队总是拼尽全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重生的机会。
副主任高瞻说,有的患者往往是走到了一个艰难抉择的时刻,病情越来越重,而做手术费用不菲,手术效果无法预测。如果拖延手术,往往引发更加严重的手术禁忌症,到那时就彻底失去救治机会了。此时,同仁医院的做法是,决不放弃。
陈智豫常说,真正的医生要具备特别的爱心,“患者生死相托,我们誓不相负!”危重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经常通宵达旦地研究治疗方案、到病房查看情况。在“一口痰就可以卡死人”的心血管外科,这样争分夺秒、高强度的工作状况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他眼里,患者的每一个环节都无小事,只有盯住这些细节,才能技高一筹、手到病除。
在陈智豫的带领下,心外科树立了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标准的服务意识,为努力建设医患和谐科室,改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陈智豫以身作则多次退还患者赠送的红包和礼品,为了打消患者和家属的担忧,他们有时候在实在无法推托时先收下,等手术治疗完成后再退还给患者,或者作为住院费或折合成住院费纳入患者的正常付费渠道进行处理。两年来约有近万元的患者红包被如此处理。他常说:“医患的和谐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送红包、送礼品是患者对医生不相信的最大表现。我们作为医生,就要让患者信任。”他还说:“每个心外科病人,花钱都不是小数目,许多贫困山区的患者都是卖牛卖马来看病的。在收取正常医疗费用的同时,我们再收红包、收礼品,那就是趁火打劫,给病人雪上加霜。”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该科全体医务人员都做到了廉洁自律,奉公守法,拒送拒收,以真心、真情对待每个患者。
一位在心外科住院的病人曾十分动情地说:“市场经济社会使一些人把钱看得很重,部分医院还过度医疗、哄抬费用,可是来到这里,从身到心感觉到的却是一片温暖。”
践行公益
携手省青基会开展“希望‘心’救助项目”
从今年初起,为帮助弱势困难群体,传播希望工程“传递爱心,助人自助”的慈善理念,昆明同仁医院与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云南省开展“希望‘心’救助项目暨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救治项目”。该院被授予“希望‘心’(先心病)手术定点医院”荣誉称号。
据了解,救治项目内容包括:免费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免费心脏彩超检查;免费专家会诊,病情排查;免费治疗建议,手术计划;
因每位患者病情不同,产生手术费用总额以实际发生为准。对于符合救助标准的患者,昆明同仁医院给与费用减免,或者由云南省青基会按捐方意愿用“生命救助计划”专项捐款给与患者一定数额补助。
除了在云南省内不定期集中进行先心病的筛查活动,由云南省青少年基金会联系、对接地点,昆明同仁医院派出专家、提供设备和检查耗材进行援助。
此外,昆明同仁医院还自发组织了多次赴石林、宣威等地开展免费先心病筛查的公益活动,对0-14周岁的少年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免费筛查并确诊病例,符合条件的确诊患儿可通过“2+2”爱心计划申请先心病爱心救助。
病房内外
“心对心”的守护
近日,昆明同仁医院心血管外科病区又收到一位患者送的锦旗“崇高医德 精湛医术 医护人员 胜似亲人”。在30平方米的会议室,墙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挂满了锦旗和牌匾,工作人员见数量实在太多,只能把一部分锦旗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当我们收到患者以如此方式的感谢时,那一定是对工作的最大肯定和鼓励。”心外科护士长张春燕说。
“马老太太,74岁,我们都亲切地叫她马奶奶。老人长期受冠心病、多支病变、甲状腺技能减退症、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病症折磨,反复住院,刚住院时心理极其脆弱。后来我们科为她实施了心脏搭桥手术,十分成功,但是由于自身罹患慢性病,导致术后又出现了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并发症,我们又为她做了膨肺试验,并悉心护理。马奶奶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85天以后,终于康复出院,我们全体医护人员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曾在我省知名三甲医院担任护士长的张春燕,来到昆明同仁医院后,成为心血管外科初创人员之一。尽管初期面临专科护士匮乏等问题,但最终与团队一道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张春燕说,心血管外科是一个急、难、险、重病人集中的科室,具有专业性强、风险大的特点,危重症护理要求高、任务重。
“苦学专业的同时,优质护理服务意识也紧抓不放。”张春燕说,“我们要求护士用‘心’对待患者,每天坚持做一件或者几件让患者温暖、感动的举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也贯穿整个手术前后,并长期回访,因为患者满意度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此前,一个4个月大、只有4公斤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小孩做完手术后康复出院,创造了一个罕见的手术成功案例。患儿家属在那间他们呆了一个月多的病房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出生之后的日日夜夜,小孩反复生病,辗转多家医院;来到昆明同仁医院后,精心的医治,悉心的护理,令其家人充满信心,日日夜夜所承受的身心压力终于解除。
23岁的程先生回忆,当他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还插着管,护士的手一直与他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现在还不太舒服,再坚持一下就好了。”虽不能说话,但他能感觉到,一股暖流激荡在他那颗曾经有缺陷的心脏……
“只有让病人感觉到家的氛围,他们的身心才能早日康复。”张春燕说。